9月21日下午,由创新创业教育学院主办、外国语学院承办的第26届“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大赛校园选拔赛落下帷幕。经过激烈角逐,孙雨轩、严文佳两名同学荣获金奖;韩依静、阮妍歆等四名同学荣获银奖;魏子墨、王嘉怡等7名同学荣获铜奖。 经过各学院初赛的层层选拔,最终有26名优秀选手成功晋级校级决赛。大赛分为两个环节:第一轮为定题演讲,选手紧扣“Strike the waves”主题,从个人视角出发,阐释了新时代中国青年在时代浪潮中勇立潮头、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彰显出年轻一代的担当意识与创新智慧。在充满挑战的即兴演讲环节,赛场瞬间化为思维激荡的舞台。选手们在仅有的短暂准备时间后,或旁征博引,或娓娓道来,将随机抽取的主题与个人观察巧妙融合,充分展现了他们广博的知识储备、敏捷的临场应变能力和深邃的独立思考。 此次大赛不仅展现了通大学子出色的外语应用能力与思辨风采,也激励更多同学在英语学习和跨文化交流中不断提升自我,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校园学习氛围。 (文|金雅琦 图|阚宇凡 黄媛 羊文婧)
|
我校召开第十四届江苏省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音体美专业)南通大学赛点校内协调会
9月23日上午,我校召开第十四届江苏省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音体美专业)南通大学赛点校内协调会,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徐骏出席会议并讲话。徐骏指出,承办此次大赛,既是对我校师范教育质量和组织协调能力的一次检阅,也是展示我校办学风采、提升社会美誉度的重要机遇。他就确保大赛成功举办明确三点要求。一是高度重视,系统谋划。各相关单位要树立全局意识,进行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人,为大赛的顺利举行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二是注重细节,抓住流程。各相关单位必须聚焦赛务工作各个环节,各项工作落实到人、到地点、到时间,精准把控每个流程,确保衔接顺畅、万无一失。三是部门协调,全力推进。教务处作为总牵头单位要做好统筹协调,各相关单位要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形成合力。要建立高效畅通的沟通协调机制,定期会商,及时解决筹备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教务处处长、创新创业教育学院院长姚登兵主持会议。体育科学学院、艺术学院分别汇报3个专业大赛筹备情况。校长办公室、教务处、财务处、国有资产管理处、后勤保障部、保卫处、信息化中心、创新创业教育学院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并就比赛筹备情况进行交流。会后,参会人员前往音乐、美术、体育赛场实地考察。(陈碧君/文 王燕/摄) |
|
我校在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医学创新大赛 暨2025“一带一路”国际竞赛总决赛中获得佳绩
近日,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医学创新大赛暨 2025“一带一路”国际竞赛总决赛成绩公布,我校参赛队获得金奖2项、银奖1项。学校荣获高校优秀组织奖。参赛项目学生指导教师获奖情况《Trem2调控蜕膜巨噬细胞在先天性弓形虫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吴陈宇、姚天坤、丁茂元、张智清、陈子谦陈金铃金奖《基于中西医结合理念的多模态微循环影像智能体的实验研究》陈浩、薛之熠、栗肖、吴亮节、陆苏蒙李兆同、吴辉群金奖《帕金森病苍白球内侧部PV神经元电活动异常与运动障碍关系的研究》方晨昕、曹敬洋、刘承烨庄乾兴、黄慧伟银奖、最佳学术奖作为医学教育领域最具影响力的赛事之一,全国大学生医学创新大赛暨2025“一带一路”国际竞赛聚焦培养具有原始创新意识与能力的拔尖人才,代表全国医学类院校大学生创新研究最高水平。从4月份启动以来,此次大赛共有来自10个国家300多所高校的7千多个团队、4万5千余名学生报名,参赛学校数量、提交作品总数均创历史新高。经过校赛、分区赛复赛,最终201所高校,820个项目,4000多位参赛代表赴山东大学角逐总决赛。(陈金铃) |
|
|
|
|
|
|
|
|
|
|